我记得是在大学回国的一个暑假读完了没有色彩的多崎作。那时的我还不会说日语,读的是新出的中文版。印象最深的是书里描写的那个亲密无间的高中生五人小组和被大一暑假放逐的多崎作,还有那个失去生命活力和色彩然后最终惨遭杀害的女生。最近一次重读多崎作,是今年夏天离开纽约的前一个周末,我们最后一次去了Book off,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日文版,就买下了。那时Book off经历了很多变化,日语书越来越少,英语书越来越多,卖手办和DVD的区域也随之变大,人气在纽约也越来越高,但对我来说找到想看的日语书也越来越难,却又有些无可奈何。不知道下一次回到纽约时的Book off,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这本书跟着我们飘洋过海来到伦敦,装进了我的背包里,成了我每天早晨上班通勤的晨间读物。重读这本小说的时候,相比大学初次读多崎作的那个暑假,竟有了更多的共鸣。小说里多崎作经历的曾经亲密无间的时光和突如其来的放逐,现在回想,几乎和我大学时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好像我就是小说里的他,而他的故事预演了我今后的人生。虽然我不曾属于任何一个紧密的无人团体,也没有在大一暑假的某一个暑假被所有朋友切断联系,但我能够懂得他所经历的被熟悉环境放逐的恐惧和困惑,好像我们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经历了相同的一切。
我从小到18岁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虽然随着爸妈搬过几次家,也经历过转学,但我的周围都是多多少少和我有相似背景的同龄人。大家的家庭都算是中产阶级,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算得上衣食无忧,班级很大常常有五六十个人,但大家相处的也算融洽。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周围的人换了一些,但大体都没有变。大家过着井而有序整齐划一的生活,有着相同的schedule,上着同样的课,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每天的日子几乎一成不变但也并不无聊,虽然有压力烦恼但总有让人开心的事情,一天一天就这样平稳地度过,人生像是被一道一道选择题组成,只要认真答题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好的结果,走向光明的未来。每个人都在同一个轨道上,只要按着既定的人生轨道走下去,我们都会没事,长大之后会有无限的可能,我们会像父母一样成为合格的大人,组成美好的家庭,做一份循规蹈矩的工作,生活就会这样波澜不惊地进行下去。那时的时间好像过得很慢,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盼望着自己快点升上二三年级,到了五六年级之后又盼望着快点毕业,可以成为一名初中生,穿上令人羡慕的校服,可以双休日自己约着和同学出去玩。那时觉得小学六年真长啊,要如何过完这六年呢,好像我们永远都不会小学毕业一样;而到了初中以后又觉得中学怎么这么漫长,还要像小学一样度过长长的六年。初三的时候我们搬到了分部,分布校园的对面是当时刚刚新建的酒吧一条街1912,还有新开的星巴克和Costa咖啡。那时能拿着零花钱偶尔去星巴克消费,坐在二楼能看到总统府的位置,都觉得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像个大人一样,能点杯咖啡在咖啡馆里坐上一小会儿,是无比幸福的事情。那时觉得快点变成大人真好,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咖啡,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高一的寒假我第一次和好朋友在一天放学后去看了电影,是当时刚刚放映的《非诚勿扰》;那时南京的紫峰刚刚开业,正好是年末,到处都洋溢着年末和圣诞喜气洋洋的气氛,南京的深秋也总是让人充满感伤,所以对我来说年末总让我充满着复杂的情绪,一半是喜庆,而一半又是悲凉,又这样度过了好像一事无成无所事事的一年,虽然长大了一岁但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而我就在那样一个时刻人生中第一次和朋友去看了电影。电影里描绘的成人世界对我来说陌生无比但又让我充满向往,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那一份纠缠不清而暧昧的关系呢,那样的世界好像离我很近但又遥不可及。到后来一眨眼,才发现自己离那个冬天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不知不觉在成人世界跌打滚爬了一些年,对这部电影和那个冬天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但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长大竟然就是这样一瞬间的不可逆转的事,曾经的我拼命想着要长大独立,却不曾理解长大是一个必然会到来的时刻,不需要焦虑,不需要追赶,它总是会来到我的生命里。
我想我一直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成长的分水岭也许早在高一的时候发生,而对于反映迟钝的我来说,高中的同学关系虽然和初中不同,但我并没有觉得有任何质的变化发生。我们仍然穿着相同的校服,一起上课度过每一天,但变化还是悄悄地来临了。最先察觉的同学开始积极地考虑高三毕业之后自己要选择的道路,是出国,还是保送,还是高考;如果是出国,是去美国还是英国,还是欧洲的其他国家或者韩国日本;如果是保送,要如何积极参加校内活动或是校外竞赛给自己加分。在当时的我们看来,这几条道路虽然并不相同,但最多也只是准备内容不太一样,但并不明白,自己高中懵懵懂懂的一个决定,会对自己的人生轨迹产生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但那时的我还天真的以为,这个选择只是意味着我们的大学会在不同的地方度过,但大家暑假仍会相见,而经历过大学四年后的我们,又会重新回到同一个地方,回到曾经规划好的人生轨道,回到从一所城市,大家仍然像以前一样以同样的节奏和步伐迈入成人的世界,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仍然会亲密无间,我们会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在这个城市成家立业生根发芽。
直到出国临行前的几周,看着我的妈妈和小姨在家里帮我疯狂整理行李的样子,我才意识到,我要离开了,我的人生正高速的驶入下一个阶段,而这个我所熟悉的世界正在离我而去。那个出发的夏天我妈特意帮我定制了蚕丝被,花了大功夫东问西问打听到了我宿舍地床的尺寸,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床被子塞进了我的行李箱。踏进美国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才突然醒悟,一切都不一样了。那时的我尽管花了大量的时间准备留学申请,标准化考试,文书,简历,参加面试,但潜意识里仍然以为,国外的大学会和我的高中生活一样,所有人过着整齐划一的生活,而只要把接下来人生的一道道选择题回答好,生活就会像预期一样平稳前进。美国的大学生活却和我想象的大不相同,大家追求的东西不再整齐划一,每个人都在忙着不同的事情,都在自己早已选择好的轨道上拼命奔跑,而我像是被丢到了一座孤岛上,等待着救援却什么都等不到。我跌跌撞撞地适应着,脑中除了恐惧更多的是混乱,我不明白,曾经我所熟悉的生活为何离我而去,而迎接我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然而真正让我觉得被放逐的原因,是我看到曾经和我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的朋友都快速地适应了别处的大学生活。他们在社交网站上地生活光鲜亮丽,照片里是不同肤色的同学,明媚的笑容,美得让人窒息的大自然,一切明亮而充满着色彩,而我的生活却是无声的黑白。经过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意识到,在高三每个人选择出国或是保送的那个瞬间,甚至是更早,我们的人生就开始步入完全不同的道路,也同样是在那一个瞬间,我和我曾经熟悉的世界切断了联系,像书里的多崎作一样,开始了自己的放逐。不知道是我主动选择不去联系当时的朋友,还是大家心照不宣地不再联系,我们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一开始还会收到群发的节日祝福,到后来也没了节日祝福,只是偶尔在朋友圈或者Facebook上看到对方的状态和照片,和点赞里零零星星熟悉的名字。
我看着曾经和自己亲密无间吃饭上厕所都要手拉手一起去的好友们,有的留在了国内搬去北京上海,有的去了伦敦,有的去了纽约,不管她们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离我近或者遥远,是在一个城市还是不在一个大洲,我们都不再属于同一个世界了。我们曾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曾经熟悉对方的习惯喜好甚至梦想,也曾把自己最深的秘密告诉对方,也无法想象我们的人生轨迹会渐行渐远,长达好几年不联系,就这样从彼此的生活里消失。所以当我读到多崎作和他长达16年没有联系的好朋友见面时,充满了感慨,还有些许的羡慕。多崎作定居在了东京,他的好朋友有的仍然留在故乡的名古屋,有的离开日本在芬兰成家立业,有的则在几年前已经离世。我和我的同龄人在过去的十年内经历了高中大学毕业,入职,搬家,结婚,海归或者归海,人生走上完全不同的轨迹,如果没有什么奇迹发生,我们这辈子也许不会再见面了。四散在世界各地的我们,曾经一起坐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朝夕相处,十年前的我也一定想不到,大家在高三的夏天一个平方的下午拍完毕业照挥手说再见的那一刻,就这样和过去的旧时光道别。
有段时间我注册了国内亚马逊Kindle的账号,可以下载到一些小学时读过的书;虽然我最喜欢的小布老虎丛书只有纸质书出版,但当时我爱看的《今天我是升旗手》和《我要做好孩子》可以在Kindle上下载。现在读起来仍觉得很亲切,这两本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小学生,读他们的故事就好像重新回到了那个熟悉的世界,那时我们都还没长大,最大的烦恼是今天几门课的老师布置了多少作业,离期末大考还有多少天;放学回家就能闻到家里饭菜的香味和家里人炒菜的声音,放学路上的街两边也会亮起黄黄的灯光。那时我很爱看书,最爱的时光是大考之后寒暑假的课外班开始之前可以自由阅读课外书的时间,那段时光好像不用做什么就可以很快乐。只要按部就班地生活,就会拥有光明的未来,会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大人,可以随时随地地点咖啡,出去玩,自由地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不用考试也不再担心成绩,也相信所有曾经的烦恼都会随着时间和成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多崎作的最后,村上春树写道:
"高中时代的他们五个是近乎毫无间隙,完美的和谐。他们互相接受了各自的本貌,互相理解了对方。每个人都在团体里感受到了强烈的幸福感。但这无上的幸福并不能持续到永远。乐园总有一天会失去的。人们会以各自不同的速度来成长,而选择的方向也各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流逝,就算想去回避,违和的东西也是会出现的吧。微妙的龟裂也会有的吧。而那过不多久,就会变得不可收拾,远不止是微妙可言的了。"
那时的我们,大概就像那个亲密无间的五人小组,然而乐园总会消逝,我们以不同的速度成长,也在成长过程中做出了不同的取舍,相互之间的缝隙也越来越大;电影蓝色大门里有句台词说道,留下什么,我们就变成什么样的大人。青春的我们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情感,希望,一切丰富而充盈,而成长就像是一个慢慢舍去的过程, 我们得到了些什么,而失去的总是更多,但村上在书的末尾也写道,“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我们总留下了写什么,是那些东西,支撑着我们漫长的成人岁月,陪我们走完这一生。
Opmerkingen